2020年12月29日 广西日报第03版
梧州海关关员在辖区企业了解产品生产情况。
柳州海关推动螺蛳粉出口监管改革,推进大米原料备案种植场共享管理模式。
海关关员在凭祥边境贸易货物监管中心检疫查验进口水果。
南宁吴圩机场海关关员监管国际全货包机。
友谊关海关优化原产地证书管理,助力出口企业稳市场促增长。
友谊关海关查获濒危物种制品海马干。
弹指之间,春秋五度。5年来,南宁海关按照“政治建关、改革强关、依法把关、科技兴关、从严治关”的总要求,全面贯彻落实海关总署、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,优化海关监管服务,助推广西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这5年,南宁海关提出“对标总署部署要求、对标全国海关先进,打造一个具有广西特色先进海关管理体系,建设一支过硬海关队伍”的目标,勇担国门安全守护者、争当深化改革实干家、当好对外开放急先锋,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。
“十三五”期间,广西外贸进出口2.02万亿元(截至2020年11月),比“十二五”同比增长8.4%,外贸依存度由2016年17.3%提高到2020年上半年的21.4%。贸易伙伴更趋多元化,广西已与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贸易往来,其中2019年广西对东盟进出口2334.7亿元,增长13.3%,占49.7%,东盟连续20年成为广西最大贸易伙伴。
1 严防死守 勇当国门安全守护者
广西与越南接壤,地处我国对接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和“一带一路”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。作为国门的第一道防线,南宁海关始终牢记“把好国门”的神圣职责,做好口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,高压严打走私,筑牢国门安全防线。
筑牢口岸疫情防线。与口岸各单位密切配合、通力协作,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和联合处置机制,构建起多层次、全链条、立体化防控体系,严防疫情输入。同时,加强与口岸部门协调联动,积极发挥广西与越南边境四省合作机制,织牢疫情防控网,做好联防联控工作和边境口岸入境工作,全面排查境外返桂人员情况,守好国门安全关。
加强口岸检疫监管。积极推进食品农产品准入制度,建成进境肉类、种苗、水果、粮食、食用水生动物、进境动物隔离场等指定监管场地28个;推进涉及蔬菜、水果、茶叶、水产品、生猪等广西出口示范区建设,保护广大群众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同时,强化汽车、医疗器械、危险货物等重点敏感商品检验监管,立足旅检、行邮、货管等战线,加强反恐及“核生化爆”工作,依法查获政治违禁品、武器弹药、涉枪涉爆、核辐射超标等,坚决将危害国门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物品拒之国门之外。
严厉打击走私违法犯罪。深入开展“国门利剑”“蓝天”等联合专项行动,坚决打击“洋垃圾”、象牙等濒危物种、粮食等农产品、重点涉税商品及涉枪涉毒走私行为,坚决遏制走私势头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共立案查办各类案件9899起,案值333.17亿元,其中立案侦办“GN”系列大要案157起,案值122.42亿元。其中,2019年侦办“8.28”特大濒危物种走私案查获象牙8.8吨、穿山甲鳞片11.9吨,是近年来全国海关一次性查获走私象牙数量最大的案件。
2 勇闯新路争当深化改革实干家
今年1至10月,广西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8.05小时,较2019年压缩38.46%;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0.83小时,同比压缩45.03%。前三季度,广西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全国排名第一,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全国排名第十。
数字的背后,是南宁海关大刀阔斧的自我革新。
2018年4月,出入境检验检疫职责和队伍整体划入海关,南宁海关深入推进关检业务深度融合,原报关报检共229个申报项目合并精简至105个。南宁海关党委班子大力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简化海关审批核批,优化口岸营商环境,取消行政许可项目6项,将进出口环节验核监管证件从86种减至44种,推进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实现执法领域全覆盖。全面落实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,推进通关流程“去繁就简”,全面参与广西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建设,主要业务应用率达100%。
改革创新不止,发展红利不断。
——2019年,扎实开展6项政务保障及14项综合业务重点改革,实现党建、干部管理、综合政务、内控监督、财务保障、监督保障等工作“集约化、智能化、规范化、精准化”,推动南宁海关整体工作效能全面提升,解决了多年以来困扰广西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痛点和堵点,广西外贸营商环境达到历史最优,发展潜能得到深度释放。同时,进行全方位、多维度地海关监管制度创新,推动中国(广西)自由贸易试验区“广西经验”加速形成,助力贸易便利化水平再上新台阶。截至2020年10月,自贸试验区内新增海关注册企业643家,进出口贸易额696.7亿元,同比增长48.6%,超出同期广西外贸增幅近60个百分点。
——2020年推出“4+20”业务创新改革,建成了关区全景业务监测与展示系统,在全国海关率先实现新海关所有业务领域在同一平台展示、监控、预警。推进“智慧湾”建设,不断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,实现了舱单、理货作业一体化申报、一体化查验和免除查验费用一体化审批,减去28个人工环节、34份纸质单证,平均减少各环节口岸作业时间21.5小时,减少后续作业时间12小时。
——全力优化边民互市贸易监管模式。从“留利于边、留利于民”角度,积极推进互市进口商品落地加工改革,创新实行委托集中申报、直通式通关、优化检验检测方式等通关便利化措施,推动改革取得明显成效。改革后,通关时间节省2/3以上,运输成本减少6成,边民直接获利翻番,成为商务部、海关总署推介的典范,为全国互市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“广西方案”。此外,着力优化互市进口商品检疫查验方式,对进境水果实施“风险分级、分层查验”监管,对边民互市进出境鲜活农产品实施“简易查验、常规查验”模式,实现了边民互市贸易进口水果、水产品查验时间压缩50%目标。2020年12月17日,广西互市贸易进出口值年内首次单日突破2亿元。
——科技引领打造智慧海关。5年来,各口岸增加配备H986集装箱检、CT机检、人体毫米波、物项识别仪等新型非侵入式监管查验设备,并安装全自动进境车辆防疫消毒处理系统、旅邮智能查验一体机、物种资源鉴定工作站等设备,利用5G、无人机等技术,实现智慧监管、远程指挥。此外,牵头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互联互通海关监管系统,广西、贵州、四川、重庆、甘肃5省区市海关监管数据实现互联共享、无人机鉴定智能管理,口岸整体通关时间较2017年压缩50%以上。
3 担当实干当好对外开放急先锋
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,具有“一湾相挽十一国,良性互动东中西”的区位优势。
“十三五”以来,南宁海关立足广西区位优势,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、中国(广西)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建设,优质高效监管服务中国—东盟博览会、中国—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等重大活动,为广西构建“南向、北联、东融、西合”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贡献海关力量。
大开放,才有大发展。
2020年11月,南宁海关所属峒中、平孟、硕龙海关揭牌成立。至此,关区隶属海关达23个。
5年来,南宁海关支持广西口岸扩大开放,先后推动北海港、友谊关、东兴、峒中、爱店等口岸开放升级。大力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,在南宁、北海、凭祥、钦州等口岸设立综合保税区、特殊监管区6个。
大力支持跨境电商、市场采购等新型贸易业态发展,出台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42条措施,根据自贸试验区、综合保税区、跨境电商综试区“三区叠加”的特点,在跨境电商监管中首推国际邮件、跨境电商、国际快件“三合一”监管模式,总体出口通关时长从8小时压缩到1小时左右,日均监管能力达100万票以上。5年来,共验放进出口邮件(含邮递物品、印刷品音像制品、快件)2183.95万件,跨境电商出口7039.97万票、货值26.18亿元,跨境电商已成为广西外贸发展新引擎。
与此同时,提效降费助企业发展。今年以来,相继出台税款延期缴纳、降低担保比例、加大退税力度、免征缓税利息等9项惠企支持措施。发挥“减退缓税”政策,累计为企业减、退、缓税达13.79亿元,提升企业资金利用率;用好“二次结算”货物担保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担保等改革,为企业减少资金占压5.78亿元;充分利用“原产地”证书作用,签发出口原产地证书数量同比增长6.02%,企业享受进口协定税率关税优惠金额28.25亿元。
钦州港码头,船来船往,集装箱码头忙得热火朝天,数以十万计标箱在这里走向世界。自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落地实施,为地处边陲的广西推进改革开放创造了新的机遇。南宁海关从门户畅通、重点产业、贸易线路三个方面采取措施支持服务新通道建设,畅通国际货运通道,保障外贸产业链、供应链稳定。
为全力支持北部湾港建设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“千万标箱”国际门户枢纽,今年7月,南宁海关制订出台了《支持北部湾港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港建设工作措施》,采取建设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“智慧湾”系统、全面推广“提前申报”和“两步申报”通关模式改革、推进北部湾港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对标提升等措施。今年前11个月,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开行3205列,到发集装箱16.05万标箱。
印发《南宁海关支持中欧班列发展的相关措施》,支持南宁、柳州、凭祥等地重点铁路枢纽站点建设。今年,在南宁海关支持下,凭祥铁路口岸成为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,获批成为泰国水果经第三国输华入境口岸,东南亚水果可以通过铁路运输进入我国各地市场。
推进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大通关机制合作,今年前11个月,通过广西口岸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共实际进出口4164.3亿元,同比增长10.6%,占广西口岸实际进出口总值的72.5%,比重较2016年提升0.4个百分点。
在广西脱贫攻坚战场上,南宁海关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,投入1200多万元,先后在29个帮扶村开展产业扶贫、边贸扶贫、文化扶贫、技术扶贫、健康扶贫等120多个项目,定点扶贫工作考核2018、2019年连续2年获自治区最高等次“好”。
回首“十三五”,是攻坚克难的5年,是砥砺奋进的5年,是成绩卓著的5年。今年以来,南宁海关紧抓疫情防控和稳外贸发展主线,做好“六稳”工作、落实“六保”任务,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,以服务地方外向型经济为抓手,不断扩大对外开放,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,助力广西外贸工作再上新台阶。
展望“十四五”,光明的新篇即将翻开。南宁海关关长王志表示,将以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,立足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西发展“三大定位”,创新监管制度、升级产业培育、扩大口岸开放,迈出南宁海关改革新步伐,助力广西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。